:::

播出時間: 2023-05-22 19:00

|哥妹唱情歌-1|

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《山歌一唱心花開》客家歌謠管弦樂專輯CD出版案,邀請呂錦明先生及客家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彙整編選六十首客家歌謠,邀集多位不同世代的臺灣作曲家重新進行管弦樂編曲、演奏錄音,並結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客籍畫家畫作,依其內容意境分以5個主題單元呈現,透過多位不同世代的臺灣作曲家進行管弦樂團演奏版本編曲,由國臺交演奏錄製,單元一:鄉音傳鄉情、單元二:採茶溜山歌、單元三:哥妹唱情歌、單元四:九腔十八調、單元五:寶島創新聲。

客家音樂透過傳統戲曲或融合現代創作的作品,時常在音樂會中被發表與呈現,介紹給聽眾認識。其類型豐富多變,表演人數可多可少,透過音樂的傳播,讓客家音樂不僅豐富臺灣的多元文化,同時也對客家文化的發揚與保存是有莫大幫助的。旅奧作曲家吳睿然(Ruei-Ran Wu,1972-)依據傳統客家民謠《十八摸》創作編寫而成的作品《十八摸變奏曲》,作曲家利用單簧管的樂器特性,在傳統小調中傳達音樂的本質,將樂器的特質發揮的淋漓盡致。吳睿然的創作風格不僅在現代、實驗、古典、爵士、流行、中國傳統音樂及探戈中尋求融合與變化,期以平易近人的表達方式,闡釋內容豐富的音樂性。

徐松榮(1941-2012),具樸質內涵與文化意識的客籍作曲家;1941年5月6日出生於苗栗頭份,2012年9月逝世。畢業於臺北師範學校音樂科,一生從事穩定教學生涯,曾任多所國民小學教職至2001年退休。一面響應民歌採集活動,持續創作與發表各類型的作品;另一面致力保存客家文化,以民歌為素材的創作,成功寫下深具風味的客家音樂作品。其一生為音樂默默耕耘,作品富有文化內涵,為臺灣作曲界寫下美麗而永恆的動人樂章。

在1966年「五人樂集」第二次發表會的《鋼琴組曲》作品《人物素描》當中,除了《小丑的舞蹈》、《愉快的小偷》、《愚笨的大力士》三首發表之外,在2014年之後徐松榮老師家屬捐贈給臺音館的「臺灣作曲家徐松榮作品手稿典藏」文獻資料中,發現當時還有〈大學教授〉〈酒醉的女子〉〈憤怒的終曲〉等三首樂譜手稿,既無發表亦無樂譜出版。因此,在這次的舊作新曲音樂會當中,除了將這六首《鋼琴組曲》作品-《人物素描》手稿重新打譜出版,並且在音樂會中請鋼琴家蔡佳惠老師,重新完整詮釋與演出。

 

【播放歌曲】

1.船頭歌

2.送金釵

3.糶酒

4.十八摸

5.十八摸-吳睿然

6.月清古賢人

7.採茶

8.人物素描-憤怒的終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