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線上收聽
音樂祭衰人 週五 21:15-21:59

行行尞尞親自然

週六 11:00-11:59

 單元一:客話自然講

本單元大約短短五分鐘的時間,來介紹1-2種花草、動物、昆蟲的客語講法,針對這些花草、動物、昆蟲做介紹,例如「羌仔」是山羌,是臺灣最小的鹿科動物。生性膽怯,遇敵害會先靜止,躲藏後再迅速逃竄,其鳴聲有如狗吠般。與梅花鹿及水鹿是臺灣僅有的三種原生鹿科動物。透過主持人或專業來賓的介紹,讓聽眾能認識這些自然界的生態物種及客家說法。

 

    單元二: 步道三菱鏡

在臺灣有許多步道值得介紹,豐富的人文環境,還有當地的歷史故事、地名由來,也有許多珍貴的自然生態物種。因為疫情的肆虐,有許多民眾開始喜歡國內旅遊,特別是爬山、走步道,親近大自然的活動,不但空氣新鮮,在戶外讓民眾也比較安心,不用擔心在密閉空間內病毒傳染。我們常聽到「腳」是人的第二顆心臟,科學研究發現,健走有抗衰老的功效,登山健走是最為推薦也是最容易被實踐的休閒活動。白天吸收芬多精,晚上也可以欣賞夜景,登頂之後視野遼闊,迎風俯瞰美景,身心靈都能得到舒緩。

而步道的種類也非常多,比如:濕地步道擁有豐富的生態(關渡自然中心、基隆內寮濕地、社子島濕地、永春埤濕地、新豐濕地)、親山步道(臺北五大山系步道—大屯山系、七星山系、五指山系、南港山系、二格山系)、親水步道(大溝溪、虎山溪、小坑溪)、客庄步道(楊梅福人步道、龍潭小粗坑古道、關西石光古道)、北臺灣古道(淡蘭古道、魚路古道、草嶺古道、金字碑古道、鳴鳳古道)、文地景步道(芝山岩、唭哩岸、貴子坑)、陽明山國家公園步道(二子坪、七星山、面天向天山)等等;而在這些步道我們也可以看到生物的多樣性。

 

三位主持人在自然步道協會擔任義工數十年,做過數百場自然步道導覽,認識許多不曾聽過、看過的有趣動植物生態,及花草的應用、民俗用法或是食用等等;以及植物的板根現象、纏勒現象,認識原生物種,和外來物種的侵入對於原本的生物鏈造成的影響。

延伸到環境探討,與近年提倡的綠建築、綠能及綠色生活,鼓勵聽眾多步行、減塑、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。希望可喚起民眾對於生態保護的重視,讓聽眾和主持人一起守護美麗的臺灣與地球!

節目快訊

1 2 3 ... 29
上一頁下一頁

相關留言